根據國際疼痛研究協會定義,疼痛是因為實際或潛在的組織損傷所造成的不舒服感覺和情緒經驗。聽起來也許很拗口,也很抽象,但這某種程度上體現了慢性疼痛患者的孤獨與無奈。疼痛是一種主觀感受,很難被旁人給「證實」或「量化」;如果又不是那種明顯可見的受傷或發炎,那真是「心事誰人知」?除了疼痛外,你是否總是感到疲憊、睡不好,甚至腦力減退、焦慮憂鬱呢?如果你有上述情形,那可得好好注意整體身心健康了。
病根來自腦部
腦部為人體最高指揮中心,自然控制了許多生心理功能。包括疼痛、腸躁、或氣促等諸多看似所謂「身體」的症狀,其實病根來自腦部。痛是一種無比真實的體驗,從周邊痛覺神經、脊髓神經、腦幹、乃至於大腦皮質都可以看到痛覺走過的痕跡(痛覺路徑)。除了痛覺路徑外,腦部控制認知、情緒、自律神經、及壓力反應的部位也涉及其中,因此精神醫學在疼痛治療上扮演了重要角色。即使是有明確病因的疼痛,如中風、多發性硬化症、風濕免疫疾病等,單處理疾病本身,而沒有調整腦部心智功能,常無法達到令人滿意的疼痛緩解。
更重要的是,有許多找不到明確來源的疼痛,其實是多種身心疾患的警訊,如焦慮症、恐慌症、纖維肌痛症、憂鬱症、身體症狀疾患,甚至是失智症等。舉例來說,焦慮憂鬱與中樞神經系統的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不足有關,而這樣的不足亦會造成病患無法正常抑制痛覺,飽受疼痛折磨。自律神經失調會讓肌肉持續緊繃,牙關緊咬,痠痛不堪。負向的情緒與思考會惡化疼痛,放大身體不適。又例如纖維肌痛症患者可能因神經性發炎及敏感化,不斷自發產生痛覺訊號,形成惡性循環。經年累月的嚴重疼痛會讓病患產生無助感,受到影響的人際及工作表現更讓病患自尊降低,進一步造成或加重負向情緒。
該去看醫生嗎?
慢性疼痛的病人在什麼時候該考慮前往精神科或身心科接受評估呢?我們可以期待從身心治療中獲得什麼幫助呢?茲列出以下相關症候,讓病友自我檢視是否可能已有身心失調的現象:
一、焦慮:你是否有經常性的緊張、無法放鬆、坐立難安、肌肉緊繃、難以專心、疲憊、失眠、容易不耐煩呢?
二、恐慌:你是否會不知為何的突然感到恐懼、害怕,合併明顯身體不適,甚至覺得自己快失控、撐不下去的感覺?
三、憂鬱:你是否有心情低落、提不起興趣,合併食慾改變、睡眠失調、疲憊、腦力減退、無望感、無價值感、罪惡感,甚至有不想活的念頭?
四、身體症狀疾患:你是否生活中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擔心身體不適,尋求相關的資訊、檢查或治療;即時在醫師告知沒有大礙後,仍感到十分擔憂,不斷尋求再次檢查,並影響到生活或工作呢?
五、失智:是否有漸漸記不住東西、叫不出名字、說話不流暢、做事容易出錯、思考速度變慢、或明顯個性改變等狀況呢?
若有上述任一種情況,則你的慢性疼痛可能與整體身心失調有很大的關係。此時應接受完整的身心評估與治療,不僅可以改善情緒、睡眠與思考,亦可透過抗憂鬱藥與抗癲癇藥改善痛覺傳遞系統,穩定與保護神經;而生理回饋治療與認知行為治療則可調節自律神經及壓力反應,從各個面向完整改善慢性疼痛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