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 羅紀萱 臨床心理師

客體恆久性

建立客體恆久性(Developing Object Constancy):24-36個月及以後(兩歲多之後)

自體的獨立也意味著客體的獨立。

等到孩子在親密與自主間的掙扎慢慢平息,母親身為他者的形象將更具體地成形,孩子也較能安心且不疑惑地對母親或與母親之間的關係,表達失望或是關懷,而這也是同理的開始。

漸漸地,人我之間的界線將更清晰,客體的形象也隨著母親形象的穩定,而穩固地建立起來。

我們可以想像,與母親的共生是認識世界的開始,而分離意味著原初世界的崩解,卻也是認識真實世界的開始。

心理學的理論雖是從觀察開始,但實踐期那孩子搖搖晃晃跑離母親的畫面,與這時孩子也的確發展出足夠的肌力與神經協調來跨出步伐,或許並非湊巧,而是神經與心理學緊密的連結。同樣地,客體恆久性這個概念,也有著類似的基礎。

教育界熟知的心理學家皮亞傑(Piaget, 1937)提出孩子在18-24個月時,會發展出物體恆存(Object Permanence)的概念,也就是指在間隔一段時間後,還能記起並去尋找出被藏起來的無生命物體的能力。這代表孩子已能將在視野裡消失不見的東西,勾勒出一個心理形象存放在內心,明白這個東西是超越自身經驗存在的,即使閉上眼睛,它並沒有因此消失。而這個概念的形成,暗示著記憶力與抽象思考的發展及整和,也暗示著大腦神經的成熟。

物體恆存可以說是客體恆久性(Object Constancy)的先決條件,但顯然後者是更複雜困難,且融入了更多情感經驗。情感的客體恆久性是指,當孩子從父母那遭受挫折,對父母感到失望時,還能記起父母好的形象,保有好的感受與信心。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,需要很長的時間與穩定的供給,才能有足夠的基礎,去面對成長的衝突。

要讓孩子能夠整合「好媽媽」與「壞媽媽」,明白「好媽媽同時也是壞媽媽,都是同一個媽媽」,不只要靠理智上整合衝突事物的能力,更要仰賴足夠的美好經驗。累積了足夠的溫暖經驗,才不會讓小小的分離,切斷了回憶這些美好經驗的能力。

好媽媽的形象能恆久存在,融合了壞媽媽的創傷之後,依然是足夠好的母親。

 

分離與認同是終其一生的課題

客體恆久性與個體性的發展其實是沒有終點的,都必須經過歷次經驗一再的修正,可能是在大學離家時、成年踏入社會時、分手時、結婚時、自己成為父母時、面對小孩成長獨立時,遷徙移居時、工作轉換時、親友摯愛死亡時、最終面對自己的死亡時,這些分離與認同的課題會在之後的生命歷程中不斷再現。

那些在自己的過去沒有足夠分化的母親,常在孩子分化過程中經驗到許多焦慮與困難。她們可能很享受與孩子共生的一體感,卻在孩子表現出分離需求時威脅要拋棄孩子,等孩子順從時則又緊密地包覆融合。她們在極端間擺盪,一會兒給孩子窒息的愛,接著又將他們拒於門外。因未能有獨立、分化完整的自我,成為母親後,也很難將孩子視為獨立的個體,自己的需求吞噬了孩子的需求,於是在自己覺得需要親密時忍不住焦慮而去擁抱孩子,打斷了孩子正在實踐並享受的快樂。

關係是連繫兩端的,從客體關係的角度思考所謂的分離焦慮,我們將同時看見孩子與母親(父親)的焦慮,那是一體的兩面,兩種焦慮,同一段關係。

孩子成長的重要課題是分離與個體化,母親卻也在母嬰關係中深刻地體驗這堂課。或者該說,人終其一生都在不斷經歷分離與個體化,花上一輩子的時間,去發展出一個逐漸複雜卻整合的概念,去看待自己與他人及彼此間的關係,學習在人際關係裡找到,「我是誰」

而能面對,最終的孤獨

 

參考書目

人我之間:客體關係理論與實務(Self and Others: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in Practice)
Gregory Hamilton, M.D. 著
楊添圍,周仁宇 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