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戴瀅純 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醫師

「我有一個習慣,就是當我一個人的時候,就會開始啃手指,十隻手指頭全都要輪流啃過一遍,才覺得安心,所以現在手指頭都光禿禿的,跟別人握手都很不好意思呢!」

「我女兒從國小開始,就喜歡這裡摳摳那裡抓抓,不理她就越摳越厲害,你看手腳都一塊塊爛掉又結疤了,罵也罵不聽,打了也沒用……。」

這些場景,是不是似曾相識?這些問題,是不是也正困擾著你?咬指甲、摳皮膚、拔頭髮,這些到底只是壞習慣,還是一種病呢?

「咬指甲、摳皮膚、拔頭髮」這些行為,在醫學上統稱為「以身體為焦點的重複行為」(Body-Focused Repetitive Behavior)。這些行為常出現在久坐不動的時候,例如寫功課、唸書、開車、蹲馬桶時,少部分會出現在特殊活動的時候,例如走路、化妝時;有時候是為了消除某些不舒服的身體感覺,像是頭皮癢、痘痘發炎疼痛等等,有時候則是沒有任何不舒服,但手指就是會不知不覺來到了「對的位置」,開啟摳抓模式。

這些行為的產生一般有兩種形式,一種是自動化的,無聊發呆、抑或認真專注時,自然而然就出現的;另一種則是目的性的,因為這些行為可以減輕焦慮害怕,於是就持續地出現,變成一種惡性循環的情緒調節方式。

因為這些「摳抓咬」行為是一般人也常見的「習慣」,所以較少人會因此主動就醫,也分不清,到什麼程度,才需要專業的協助呢?。

一般而言,若行為出現的頻率過高,已經造成身體傷害(例如造成頭皮出血、禿頭;皮膚潰爛感染;手指流血變形)、情緒與生活困擾(因行為而造成羞恥感、焦慮或憂鬱、避免社交活動、不敢發展親密關係、求職困難等),甚或功能減損(如成績下降、人際關係隔絕、失業、親子或伴侶關係衝突),就可能已達到「疾病」的程度,建議需要就醫評估了。

花費時間:睡眠剝奪、時間壓迫、效率減低、掩蓋補償等

身體傷害:感染、疼痛、變形、疤痕等

精神壓力:自卑、罪惡、煩躁、憂鬱、焦慮等

功能減損:學業、工作、人際關係等

 

就醫除了評估「摳抓咬」行為的嚴重程度之外,也會了解是否有其他的問題需要處理。有時這些行為是其他精神疾患衍生的症狀,或者同時合併其他疾患,甚至隨著其他疾患的病況而起伏。

首先常見的如:憂鬱症焦慮症(社交焦慮症、廣泛性焦慮症等)、強迫症,這些與情緒相關的疾患,很容易伴隨「摳抓咬」的行為,也容易被這些行為所誘發。而隨著正確的診斷與適當的治療,情緒症狀穩定後,摳抓咬的行為也往往隨之減輕了

其中,強迫症算是一個比較容易混淆且困難分辨的疾病,因此更須要專業精神科醫師協助鑑別診斷。一般強迫症患者在執行強迫行為之前會有「自己並不想要的」、「這是受迫侵入的」想法或感覺,但單純摳抓咬行為之前並不會出現這些矛盾想法;強迫症患者通常會為強迫行為感到更強烈的苦惱與掙扎,但單純的摳抓咬行為卻可能反而帶來愉悅放鬆感,或僅僅只是在無意識之下進行這些動作。此外,強迫症患者通常有較繁複的強迫、儀式化行為,摳抓咬則大多只是單一的重複行為。

 

此外,須要排除的還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(ADHD)、抽搐症(妥瑞氏症)、自閉症、重複動作障礙症等。通常自閉症與重複動作障礙症的動作是無目的、被驅使、且較有節奏性的,經過仔細的觀察評估,便能看出與摳抓咬動作的顯著差異。而自閉症還會合併其他面向的問題(例如社交溝通與互動缺損),也通常比摳抓咬行為更早突顯出來,僅僅出現重複行為,並不足以構成自閉症診斷,頂多,只是提醒我們要仔細觀察個案在社交、語言、情緒等其他面向的表現。

最後,在臨床上,一些刻意的、挾帶引發疼痛或身體缺損意圖的自我傷害(Self-mutilation)行為有時也和單純的摳抓咬行為難以區分。這些自傷行為大多出現在人格障礙患者、憂鬱、躁鬱患者身上,或因強烈情緒、酒精藥物使用過量而衝動誘發

經驗上,人格障礙患者的自殘行為通常是為了感受自殘所帶來的痛苦,以取代或掩蓋原本情緒上的痛苦,摳抓咬行為則較少有此複雜的心理機轉;且自殘行為出現多與壓力事件相關、或是有週期性(episodic)、衝動性的表現,比較不像摳抓咬行為是習慣性、日常性、持續不間斷出現的。

無論如何,當這些行為過於頻繁嚴重、對身心與生活品質產生負面影響,或合併了其他問題與心理困惑,請別漠視、擱置或試圖繼續遮掩這些問題。建議尋求專業精神科醫師或臨床心理師協助,我們將陪伴你,找出這些反覆的傷口裡,看的見,與看不見的疼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