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陳姿曄  臨床心理師/性諮商師

「媽媽,我從哪裡來?」

「媽媽,為何我沒有小雞雞?」

「孩子洗完澡,總是脫光光不肯穿衣服。」

「洗澡時,看到孩子經常將手摸自己的小雞雞。」

「孩子總是要來摸我的ㄋㄟㄋㄟ。」

「孩子坐在爸爸身上說要大便給爸爸吃……。」

 

孩子的發展,是一直連續不間斷的,性,同時,也是一輩子持續發展著的。雖然,你很不想面對孩子的性問題,寧可當它不存在,但它一直都在,在你的日常之中,意識與無意識之中,無所不在。

有些話從孩子的嘴裡聽到,你心裡想著,到底該怎麼回應孩子?孩子這樣正常嗎?如果不小心說錯什麼,會不會造成大麻煩呢?同時,三不五時,電視新聞報導,就來個令人心驚又心疼的性侵騷擾案件,心裡更加糾結擔憂,覺得應該趕緊教孩子保護自己,但該從何說起,如何說起?

談性,真的是難以啟齒啊!

而身為家長,性在我們成長的年代,有著一個共同的默契:性是一個禁忌,千萬不可高談闊論(噓~~只能做不能說)。但是生命驅使著欲望,賀爾蒙讓好奇滿溢,困惑也隨著身體變化源源不絕冒出。大人用沉默、警告或責罵回應我們,溫和一些,也總是告訴你,長大就會知道了。於是,在成長過程中,關於性的任何感受或疑惑,經常帶給自己混亂的矛盾。身體自然而然地有著許多欲望,但理智裡接受的家庭或社會價值觀,卻緊迫地監控、壓抑並批評著這些「不該出現」的感受,最後,我們感到罪惡、羞恥,更加困惑茫然,性被隔離在陽光外頭,變成了自我攻擊,自我否定的陰影,我們一邊懷疑自己是不是有問題,卻一邊隱藏著那些真正需要學習或調整的問題。

長大了,卻依然什麼都不知道。

那麼,是否有一種新的可能,不因著防範傷害或甚至防範性侵的方向來談性,而是真正依著孩子的性發展脈絡,重啟性教育思路,提供一個人,邁向性健康發展,自然而完整的空間與養份。

 

為何要跟孩子談性呢?

再次,停頓一下,我們回頭想想,為何要跟孩子談性呢?你心中的答案為何?當然,這是需要持續思考的。

談性,讓孩子滿足好奇,放心探索,使孩子們在充滿變化的童年生活,不必因著性的相關議題,而遭受你的責備與否定,擔心失去你的愛。讓能夠開放談性的關係,成為邁向性健康的全人性教育基礎,這是身為家長的我們,可以在生命的開端,為孩子做的。

倘若,我們能在家庭中實現談性的可能,孩子知道你是可以談性的,他也可以保有自己對於性的好奇或探索,那麼,在孩子性方面的成長過程中,你將成為可以支撐他性健康發展的重要依附對象。不管在未來青春期或成人期的伴侶交往,或各面向與性相關的問題,他不再將「性」地下化,甚至覺得羞恥,而是較願意坦然無懼地來到你面前,找你商量討論。你被孩子納入討論及腦力激盪的對象,幫助他認識自己,包含身體發展變化、身心感受、情慾發展、親密關係;幫助他得以尊重自己的感受,能有清楚的情緒、人際與身體界線,並能進一步擁有在關係中溝通協商的能力,表達自己,拒絕他人。進一步地,在性當中,他可以是自己的主人,保有自己,具備能力與信心,開創想要的性關係,邁向一位性健康的成人。

於是,性能夠回歸至原初的性,是關係中美好的記憶,強化關係的力量,而不是諸多關於傷害、恥辱與禁忌的陰影。

兒童時期,就是最佳的談性時機,在他還願意主動來找你詢問各式各樣關於性的困惑,請你抓住機會回應著他的好奇探索,逐漸建立你是他重要人際資源及依附對象的親子關係。

 

兒童期的性樣貌,多數是好奇探索

事實上,孩子是帶著單純好奇的眼鏡,而大人是帶著刻版有色的眼鏡;孩子的一句好奇耳語,驚擾的是大人自己的擔憂,是我們因著社會價值觀或過去經驗而繫上的警鈴。但我們終究是愛孩子的,知道性教育很重要,那麼,在行動之前,請大人們先安頓好自己的情緒,別讓擔憂,驚動了孩子對性純真的好奇。

兒童性心理發展,在許多時候,並沒有性的意圖,性的慾望,而只是孩子對於眼前所見所聞所感的人、事、物,好奇著,疑惑著,自然而然而有了探索的行為,像是觸摸自己或他人的身體,問大人關於性相關的問題。而此過程,一點一滴,堆疊出對於身體、自己、他人、及這個世界,更多的認識與了解。他們認真地生活,有著滿滿的好奇探索,對於未知充滿熱情。

包含身體,與性。

 

如何回應孩子性的日常呢?

自我安頓,支持好奇,如實回應,劃出界線。

首先,你要記得,你的感覺是最重要的,你的自在,才能讓孩子感受到性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。所以,若是覺得說不出口,感到太焦慮,那麼記得,先安頓好自己,你能在你能夠涵容的情緒下,以相對自在的方式談性,才是最重要的。在談性的過程中,你的姿態、表情、語氣,孩子都感受的到,你傳遞的性價值觀為何,也在言語之外,無聲地袒露出來。

若在與孩子談性時,因你關於性盤根錯結的記憶,引發了諸多感受,像是焦慮、不安、羞愧、恐懼,請多關照著自己的感受,找一個可以讓自己感覺更好的方式,安撫自己,接著,在有餘力時,好奇一下自己的感受為何?這些感受是從哪裡來的?或是找專家整理一下自己的經驗,好讓你在當中更能理解自己,照顧自己,為著自己與孩子的性健康,開拓一條新的道路。

記得,我們的感受,值得先被尊重,說不出口的,別硬著頭皮逼自己,而是如實面對自己的感受,坦誠地告訴孩子,說法像是:

「我還沒想好如何跟你說,我也覺得困惑,等我準備好,再跟你說。」

「真是個好問題,但這問題我其實不知道如何說,等我找到答案,我再告訴你喔!」

誠實面對自己的感覺與限制,是最大原則。

 

若是你準備好,能以相對輕鬆自在的方式回應著孩子,那麼,如實地回應孩子想知道的知識吧!關於男女身體的不同,關於大人與小孩發展的不同,關於生命的誕生,關於孩子好奇想知道的。原則上,以事實回應著孩子,幫助孩子堆疊關於性的知識,回答你所知道的,如實地坦誠你所不知道的。

對於孩子的好奇探索,以允許及接納來回應孩子,在需要的時候,適時地設限。好奇探索這個心理需求本身沒有問題,但因著好奇探索引發的行為,如何能尊重人際界線及他人感受,接受他人的不同意與拒絕,是需要大人陪著孩子鍛練與塑造的。

簡單的語言,像是:

「我知道你很好奇,但你摸我的ㄋㄟㄋㄟ我覺得不舒服,所以,請你停下來。」

「我知道你很好奇哥哥的陰莖,但他不喜歡你看,我可以找書來給你看,讓我們一起來認識男女生不同的身體好嗎?」

 

孩子因著好奇探索,日常中可能會出現性語言性嬉戲,有時孩子也會想要你加入他的遊戲。像是我孩子有一次說,「我要大便在你身上」,而我誇張地捏著鼻子說:「臭死啦!」孩子笑得嘻嘻哈哈,來來回回數次,自然而然地結束了話題。在這些互動裡,孩子感覺到你是可以跟他玩在一起的,經驗到大人是有友善回應的,那便是關係的連結。然而,每個人的界線不同,與每個人的價值觀、成長經驗、心理空間都有關,那,你的界線呢?我想,你需要一些時間,練習著反思體會,什麼是自己能承受的。

性嬉戲,可以幫助孩子堆疊出人際能力。舉一個例子,兩個孩子光著身體,玩互相搔癢的遊戲,這是一種身體的接觸與控制,並在當中彼此經驗著各種身體與心理感受,像是被搔癢的身體感覺,互動中遊戲的嬉笑聲所傳遞出的愉悅趣味;搔癢者出手碰觸他人的身體,引發對方嘻嘻哈哈開懷大笑的反應,於是他產生一種自己可以影響別人的控制感。而在當中彼此如何經驗著身體感覺,有時遊戲一會兒後,對於想停止搔癢的感受,該如何表達呢,如何請對方停止?向被搔癢者喊停?而搔癢者也必須尊重他人的身體感覺,停下該行為,這過程,亦是一種練習,關於感受、互動、傾聽、尊重、表達、拒絕、控制與自制。

在孩子還小的時候,大人在一旁的引導,就是讓孩子一邊經驗著身體愉悅的感受、經驗關係的連結,並一邊練習著尊重每個人是自己身體的主人。

所以,孩子在遊戲中,家長需觀察或注意他人是否被迫加入,需提醒孩子尊重他人的感受,相反地,孩子也要懂得尊重自己的感受,什麼時候同意加入遊戲之中。

在談性的過程中,帶著彈性,哪個時間空間,可以讓孩子感覺自己的身體。在隱私下可以探索自己,擁有表達自己的空間,家長通常以尊重接納的態度,傳達性是好的,身體是美的,同時設出界線。但如何在允許與設限這兩個標準找到平衡,家長是需要不斷反思與練習的,才能畫出一條,清晰不混淆,但又保有彈性的界線。畢竟,你才是落實談性教育的主人。

談性,是在孩子成長的路上,支持著孩子找到自己的性發展,及愛的能力。愛是性的基礎,性也是愛的滋潤,而愛與性,都是需要不斷學習的生命課題,跟著生命開始,也跟著生命前進。

 

同溫層很重要

在落實孩子性教育的過程中,需要準備相關知識與談性的能力,這些,我們必非一朝一夕就可以練就的,但至少,你已經在這個路上了。如果你也認同與孩子談性很重要,那麼,因著我們都很容易受到社會期待與舊我的干擾,請尋找同溫層的團體、朋友,讀書會,或專家資源。這些都是能支撐你繼續在這條路上,持續與孩子談性的力量。為人父母,我們都是邊做邊學的,你不必全知全能,所不知道的,坦誠是最大原則,並示範,當我不知道時,我允許,我能也願意再繼續找答案,而這個回應本身,就是一種真誠的開放接納。

 

談性,傳遞愛,允許孩子成為自己

談性,家長先自我安頓,放鬆自在,一邊支持孩子的好奇探索,一邊在談性中拉出自己所能承受的界線,並保有著彈性,維繫著彼此談性的關係。

性,可以成為你與孩子連結的生命力之一。讓性就只是性,允許著孩子貼近自己,保有自己的感受與性慾發展,邁向性健康的成人。

當你決定,成為不同於過去的父母,燃起想要與孩子談性的動機,那麼請在這路上,繼續自我安頓及反思那不應神秘的性,並且練習著,讓它如實地在生活中發生,一次一次,堆疊新穎、屬於自己、且自然卻又充滿創造的經驗與領悟。

動身,聊性,孩子比你想像中的更富趣味。談性,孩子也樂在其中,你也會被撼動著,想起自己的性。而孩子在此階段,多數時候是知識累積,是關係連結,而無關乎欲望的性,他值得被看見,被你回應著,不因著談性,便被忽略、毫無聲息。

性即使被消音,卻從未沉默,它用身體發聲,用成長提出疑惑,用感受喃喃自語,有時藏在玩笑裡,有時藏在遊戲裡,有時藏在好奇的行為裡。那是不會消失的,學會傾聽與回應,安頓自己、回歸自然,性不再是禁忌,而是一個學習尊重與連結的重要元素。

性是生命的開端,也是生命的花朵,是父母親與孩子的連結,無論是生理或心理的。如此無所不在的議題,我們不該逃避,而是學會,安適的靠近與掌握。

不是嗎?